首页 > 图书中心 > 学术著作 > 学术 > 经济学
黑格尔的本性与命运-章忠民
丛书名:
著(译)者:章忠民
资源下载:无资源下载
责任编辑:刘光本
字 数:416千字
开 本:16 开
印 张:16
出版版次:1-1
出版年份:2013-08-01
书 号:978-7-5642-1675-7/F.1675
纸书定价:38.00元 教师会员可用500积分申请样书
在西方文明的发展演绎中,对于理性主义的追求与批判、对于理性王国的追寻与反拨,始终是其最为重要的线索。那么,站在当代地平线上重新反省盛极一时却又衰退变形的理性主义、重新审视曾经光彩夺目却又继而黯然失色的理性王国,又会有怎样的观感和收获呢?基于这种想法,我们以西方理性主义发展的集大成者和理性王国最大的缔造者黑
-
-
在西方文明的发展演绎中,对于理性主义的追求与批判、对于理性王国的追寻与反拨,始终是其最为重要的线索。那么,站在当代地平线上重新反省盛极一时却又衰退变形的理性主义、重新审视曾经光彩夺目却又继而黯然失色的理性王国,又会有怎样的观感和收获呢?基于这种想法,我们以西方理性主义发展的集大成者和理性王国最大的缔造者黑格尔为重点研究对象,立足于当代视野,突破黑格尔研究的既有模式,在尽显黑格尔理性观念演绎的轨迹及其自身结构的拓展与解构过程中,诠释理性的自我和解功能及其对人类认知、价值的引导作用。由此,揭示黑格尔的本性与命运,展示黑格尔的真切内涵与当代意义,读解黑格尔成为现当代各种思潮批判的焦点之秘密,呈现理性主义的走向;提供解读黑格尔的新视界、新思路与新方法,提供透视西方理性王国的路径与参照。
-
-
-
内容提要 1
前言 1
第一章理性观念的提出和演变 1
第一节古希腊哲学中理性观念的提出和形成 1
一、逻各斯与努斯的提出 1
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努斯与逻各斯的发展 3
三、亚里士多德综合努斯与逻各斯的尝试 5
第二节近代哲学关于理性思想的发展 6
一、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6
二、斯宾诺莎的实体自因和莱布尼茨的单子 7
三、经验论对理性观念的理解 8
第三节德国古典哲学中理性的逻辑进程 9
一、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10
二、费希特的绝对自我 11
三、谢林的绝对同一 13
第二章黑格尔的理性概念 15
第一节逻辑规范性:作为本质与普遍根据的理性 15
一、对知性范畴论的批判 16
二、逻辑规范性 17
三、语言和反思的颠倒 19
第二节自我超越性:作为自由精神的理性 22
一、内在的超越与超越的内在性 23
二、理性超越的途径 25
三、理性超越的方向:从有限到无限 28
第三节从知性到理性 31
一、知性对逻辑规范性与自我超越性的割裂 31
二、理性对知性的超越与扬弃 32
第三章黑格尔理性的发生学 35
第一节确定性与真理性 35
第二节感性确定性与真理性 37
一、这一个:自我和对象 37
二、这一个:意谓与共相 38
三、认识与对象关系的反转 39
四、感性确定性的真理:共相、普遍性 39
第三节自我意识的确定性 41
一、自我意识、欲望、生命 41
二、主人与奴隶 43
三、自由与苦恼 ( 意识 )45
第四节理性确定性 46
一、观察的理性 47
二、行动的理性 48
三、自在自为的实在的个体性 49
第四章黑格尔理性矛盾的展开 51
第一节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 51
第二节工具理性与目的理性 54
一、历史的回顾 55
二、“目的理性”的确定 57
三、目的理性的内在环节:主观的目的,工具,实现了的目的 58
四、工具理性对目的理性 ( 超越 ) 的高明之处 61
第三节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 62
一、历史与逻辑的矛盾 63
二、对历史的合理性解释 67
第五章上帝之死与哲学的失神祛魅 72
第一节黑格尔对本体论证明的祛魅与神化 72
一、黑格尔对神学实证性的批判与对宗教生活的神秘观念 73
二、黑格尔对安瑟尔谟证明的改造与应用 75
三、黑格尔形而上学的存在 - 神 - 逻辑学性质的批判与反省 78
第二节黑格尔的“苦恼意识”与“上帝之死” 82
一、苦恼意识与上帝之死 82
二、黑格尔对苦恼意识的解构与超越 84
三、黑格尔超越苦恼意识的苦恼 87
第三节尼采与“上帝之死”及其反拨 89
一、上帝死于没有和解的矛盾对立的虚无之中 90
二、上帝之死与虚无主义之命运 91
三、尼采的使命:向虚无献祭上帝 93
四、尼采对虚无之虚无的迷失 94
五、海德格尔对尼采的迷失的反拨 95
六、关于虚无主义的思考 98
第四节终极关怀的新方向及其意义 100
一、从永恒的无限者下凡到终有一死的有限者 101
二、人栖居于天地神人四重整体 102
三、在栖居中,终有一死者不再无家可归 104
第六章绝对确定性的终结与转换 106
第一节黑格尔对真理性的设定及其意义 106
一、意识确定性的难题及其批判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