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1
第一章 引论 1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9
第三节 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 18
第二章 均衡价格理论 24
第一节 需求与需求曲线 24
第二节 供给与供给曲线 32
第三节 均衡价格及其应用 37
第四节 弹性理论及其应用 47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62
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 62
第二节 基数效用理论 64
第三节 序数效用理论 71
第四章 生产理论 79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函数 79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与一种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 82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与最适投入组合 87
第四节 规模报酬 91
第五章 成本理论 96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96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99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104
第四节 利润最大化原则 107
第六章 市场理论 111
第一节 市场的类型 111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 114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 120
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 127
第五节 寡头垄断市场 133
第七章 分配理论 140
第一节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40
第二节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决定 143
第三节 收入分配的平等与效率 156
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61
第一节 不完全信息 162
第二节 外部性 166
第三节 公共物品 173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180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相关概念 180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186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关系 193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99
第一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99
第二节 IS—LM模型 210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217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222
第一节 通货膨胀理论 222
第二节 失业理论 228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232
第十二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236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 236
第二节 经济周期理论 241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247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247
第二节 财政政策 249
第三节 货币政策 255
第十四章 西方经济学的新发展 261
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 261
第二节 制度经济学 266
第三节 博弈论 271
参考文献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