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1
基础篇
第一章绪论 / 3
第一节 能源管理的背景知识 / 3
第二节 能源管理学的相关概念 / 5
第二章 中国能源管理发展历程概述 / 10
第一节 中国能源战略的阶段划分 / 12
第二节 中国能源规划的阶段划分 / 13
第三节 中国能源监管的阶段划分 / 14
第四节 中国能源政策的阶段划分 / 16
宏观篇
第三章 能源管理体制 / 23
第一节 能源管理体制概述 / 23
第二节 能源管理体制的类型 / 29
第三节 能源管理体制的模式 / 34
第四节 能源监管机构的设置 / 37
第四章 能源战略管理 / 42
第一节 能源战略管理概述 / 42
第二节 能源战略管理的方法与过程 / 46
第三节 能源战略管理的手段 / 50
第四节 能源标准化管理 / 64
第五节 国家能源发展与安全 / 67
第五章 能源统计管理 / 70
第一节 能源统计概述 / 70
第二节 能源统计的制度 / 72
第三节 能源统计的应用 / 77
第四节 能源统计分析 / 90
中观篇
第六章 能源产业管理 / 97
第一节 能源产业布局 / 97
第二节 能源产业结构 / 112
第三节 能源产业组织 / 119
第四节 能源产业绩效与效益 / 125
第五节 能源安全生产管理 / 136
第七章 能源产业管理机制 / 140
第一节 能源供给侧管理机制 / 140
第二节 能源需求侧管理机制 / 142
第三节 清洁发展机制 / 145
第四节 能源效率标识 / 148
第八章 能源管理的特殊模块 / 150
第一节 城市能源管理 / 150
第二节 农村能源管理 / 154
第三节 区域能源管理 / 157
第四节 能源供应链管理 / 166
第五节 能源行业协会 / 171
微观篇
第九章 企业能源管理概述 / 179
第一节 企业能源管理的基础 / 179
第二节 企业能源分类管理 / 182
第三节 企业能源采购存储管理 / 186
第四节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 / 192
第五节 企业能源监测管理 / 200
第六节 企业能耗定额管理 / 209
第十章 企业能源管理的分析方法 / 218
第一节 企业能源统计分析 / 218
第二节 企业能源审计分析 / 223
第三节 企业能效对标分析 / 227
第四节 企业能源需求分析 / 234
第十一章 企业能源管理的步骤 / 238
第一节 能源管理体系 / 238
第二节 企业能源策划 / 242
第三节 企业能源实施与运行 / 245
第四节 企业能源检查 / 247
第五节 企业能源管理评审 / 248
展望篇
第十二章 节能管理 / 253
第一节 节能管理概述 / 253
第二节 节能项目管理 / 255
第三节 合同能源管理 / 258
第四节 节能自愿协议 / 263
第十三章 能源风险管理 / 268
第一节 能源风险管理概述 / 268
第二节 能源风险管理方法 / 270
第三节 能源风险源界定与关系 / 273
第四节 能源风险管理策略 / 277
第十四章 能源人才管理 / 279
第一节 能源行业的人力资源规划 / 279
第二节 能源行业的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 / 282
第三节 能源行业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 286
第四节 能源行业的薪酬与福利 / 289
第十五章 绿色建筑 / 293
第一节 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 / 293
第二节 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设计 / 297
第三节 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应用 / 303
第十六章 能源管理信息化 / 305
第一节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 305
第二节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 / 307
第三节 能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 310
第四节 能源管控中心建设 / 314
第十七章 “互联网+”智慧能源 / 317
第一节 “互联网+”智慧能源概述 / 317
第二节 “互联网+”智慧能源的结构特点 / 320
第三节 “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商业模式 / 323
参考文献 / 328